2月 08

梅花桩拳法歌诀(附下载)

漫漫古神州,文化最悠久。 开彼三层门,得机即进手。
用中与执中,最便攻和守。 苍苍莽昆仑,造化钟神秀。
开寸便离尺,贴身紧粘靠。 先要知阴阳,辨识双重谬。
五势梅花桩,拳法世罕有。 升堂更入室,见空即按豆。
再要知虚实,刚柔当讲究。 武练复文练,实战最讲究。
催二复催三,着着连环扣。 聚气在中宫,诸阳会元首。
上中下三盘,能攻亦能守。 脚踏彼中门,纵是神仙手。
真精须内藏,精神宜内守。 踢打与摔拿,妙法般般有。
动静与开合,变化需紧凑。 阴阳相入扶,正顺圆满够。
练来有真诀,韩师亲口授。 意在敌之身,出手分先后。
丹田始充实,身如披甲胄。 打人如亲嘴,闪身如滚豆。
后发而先制,方是强中手。 意气力合一,功力始深厚。
接手似拿枪,发劲需弹抖。 意在敌之先,发在敌之后。
三满内丹盈,实战能持久。 紧盯彼面门,泰彼左中右。
彼虽微微动,我意已抖擞。 气敛入脊骨,蓄劲更宏酉。
上下及四方,点滴无遗漏。 有感即能应,迎风即伸手。
真形合形形,身心连宇宙。 步随身转化,身须随步走。
疾上还加疾,万变快为首。 体用无偏废,功夫法自修。
上下总相随,发声如虎吼。 三节不露形,露形非妙手。
无意是真意,妙理当参透。 一触当即发,莫在他人后。
见力借他力,舍己从人走。 道法总归一,得心方应手。
水流无常形,拳发无定手。 知己复知人,屈伸随去就。
法门终不二,独爱梅花秀。 伸手不见手,见手必使手。
迅雷疾快猛,霹雳冲牛斗。 浑元一气成,英雄无敌手。
出手便成招,攻其所必救。 去如卷地风,破敌如摧朽。……【阅读全文】

2月 08

恩师燕子杰教授

  1. 恩师简介

  2. 梅花拳第十七代传人燕子杰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武术家。五十年代,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结识了当时在武林极富盛名的梅花拳大师韩其昌。因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很快成为韩老师的得意高足。燕子杰毕业后到西藏气象局工作,高深的武功使他如披护身袈裟,在高原荒漠上一次次化险为夷,平安度过十八个春秋,留下一段传奇经历。1982年燕子杰调至山东大学任副教授、教授等,从此开始了他在数学和梅花拳两个园地的耕耘。燕子杰曾发表过多篇武术论文,正式出版过《五势梅花桩》、《中国梅花桩文武大法》等六本专著。二十多年来在全国十几所高等学校义务传授梅花桩武功,弟子遍布世界各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多次访问欧洲、中东和北美各国,目前他是欧洲梅花桩协会名誉主席,加拿大、台湾地区梅花拳组织的顾问。

  3. 传奇经历

  4. 1955年9月至1962年7月: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学习。
    1962年9月至1981年2月: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藏气象局任天气预报员,天气预报工程师等。
    1981年3月至1998年1月:山东大学数学系任讲师、副教授等。
    Continue reading

2月 08

诗词的修辞

诗词立意要高而新。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 形象思维

  2. (1)写形象(以表达感情)
    (2)写形象+写感情

  3. 情景相生

  4. 写景时情并到,写情时景自在。一切景语结尾情语,一切情语结尾景语。
    (1)喜景写喜情
    (2)悲景写悲情
    (2)喜景写悲情

  5. 赋比兴

  6. 交代事实、直抒胸臆,以赋为佳;变抽象为具体、形象,比兴为优。
    赋多易陷于平板;比兴多易流于晦涩。
    Continue reading

2月 07

(转载)另类搞笑“诗词”

朕与先生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但使龙城飞将在,从此君王不早朝!
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
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
借问酒家何处有,姑苏城外寒山寺。
洛阳亲友如相问,轻舟已过万重山。
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
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美人卷珠帘,万径人踪灭。两岸猿声啼不住,惊起蛙声一片。
劝君更尽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
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使我不得开心颜!
Continue reading

2月 07

古诗八病

“~”表示符合平仄的格律。

【如曰:死法活人!】

  1. 平头

  2.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
    ~ ~ ~ ~ |,
    ~ ~ ~ ~ —。
    上句的一字和下句的一字同声,或者上句的二字与下句的二字同声。
    实例: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解析:“今”与“欢”同声,“日”与“乐”同声。

  3. 上尾

  4. “或名云崩病”。“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
    ~ ~ ~ ~ ~
    ~ ~ ~ ~ ~
    上句的末字与下句的末字同声(押韵除外)。
    实例: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解析:“楼”、“齐”同为平声。
    Continue reading

2月 07

拗句与拗救

拗救一般非为三种:本句自救,特殊句式和对句相救。

  1. 本句自救/孤平拗救

  2. 正常:(| |) | | —
    拗救:(| |)| | —
    五言:一拗三救;
    七言:三拗五救。

  3. 特殊句式/特拗特救

  4. 正常:(| |)— — — | |
    拗救:(| |) | — |
    五言:三四互换一必平;
    七言:五六互换三必平。
    Continue reading

2月 07

七言绝句的格律

  1. 首句末字

  2. 七言首句末字,平声为常,仄声为变;
    五言首句末字,仄声为常,平声为变。

  3. 七绝格律

  4. 每句末字若为平声,则须押韵。

    (1)平起仄收式

    — —(平起) | |— — |(仄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2)仄收仄起式

    | |(仄起) — — — | |(仄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