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初)昨天晚上练拳时,一个不经意的鲤鱼打挺,竟然成功了!……【阅读全文】
Category Archives: 心路点滴
熟能生巧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材
间断了近一年的锻炼终于恢复了!虽然以前有一定的基础,但恢复起来还是异常得艰难。简单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算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吧。
1. 动作虽然还记得,但想到未必等于做到。特别是刚开始的一两天,对于连贯、流畅、协调等一切要求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 因长时间使用鼠标而耸肩,平时感觉不到,等到压肩的时候才发现异常得疼痛,看来右肩已基本废掉。
3. 以前对刚柔协调的不好,现在则是非常不好;不是一味得刚,就是一味得柔,始终不能将两者糅合在一起。
4. 动作的基本框架基本没什么问题,但细节之处却是要形没形、要样没样,处处需要纠正。
5. 体力严重不支!虽然能够勉强坚持下来,但到了架子的后半段基本上都在喘粗气,形神皆严重走样。
6. 晚上有一位保安过来玩了一会,看他玩棍,虽然好多地方断断续续甚至走样,但还是有值得称赞的地方,特别是挂棍和撩棍的转换,一看就是练过的。据他本人介绍,他已经二十多年没玩棍了,这么看来当年他的基本功应当非常扎实。与他相比,自己不过才放下不到一年的时间,连最基本的挂棍、撩棍等都异常得手生,更别提流畅了,真是丢人!
7. 试了一下鲤鱼打挺,结果不出所料,鲤鱼变成了死鱼……
8. 凡事贵在坚持,如果说世上真有真理的话,那恐怕就是熟能生巧了。这两天明显感觉比最开始的一两天好多了。
9. 功夫,功夫,消耗的是“功夫”,得到的也是“功夫”。……【阅读全文】
前缘旧恨
【旧作】水中月
水中月
孤月水中寒, 无风自摇曳。
不见广寒君, 但闻声切切。
……【阅读全文】 【旧作】绮梦幻缘
绮梦幻缘
芳草满园夜寂楼,柳丝依旧月如钩。
愁多莫近伤心地,一片飞花惹泪流。
……【阅读全文】 【旧作】红楼遗梦(观《金玉良缘红楼梦》有感而作)
之一
百世荣华陌上雪, 未经日暖欲消融。
两园钟鼎尽陷淖, 一对门狮独倚松。
之二
姑苏弱女亲门远, 金陵祸胎官路穷。
欲取花间长寿露, 误提风里薄命灯。
之三
多愁多病身如玉, 倾国倾城貌似花。
甘露三生还以泪, 至今绛草向石斜。
哀民曲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一则短新闻:山东中部、南部降大到暴雨。
前一段时间听说山东大旱,猜想有可能会重复十年前的惨剧。十年前家乡连旱数年,小麦形如韭菜,颗粒无收。迫于生计,青壮年大多举家搬迁或出外打工,留守的基本上只有老弱妇孺了。说十室九空有些夸张,但荒芜的庭院、过膝的野草在村中却是处处可见。
已经两年没回家了,不知村中现在的境况如何,也许只会比预料的更糟。
希望旱情早日缓解,千万不要重复历史。
禁不住拿出2005年左右写的一首诗来,回顾一下历史,祈祷一下未来。……【阅读全文】
接朋待友五项原则
-
人格尊严问题不容商讨。
-
恩传三代,仇断一世。
-
不把我当朋友对待的人,我不会将其视为朋友。
-
对于我的帮助,没有感激之言无所谓;但如果我的付出换来的是对我的辱骂,请参看上一条。
-
如果因我的退让而得寸进尺,我收回的将不仅仅是我失去的那些。
与艺术学家谈生物信息学
(2009年)前两天在苏州参加第七届国际生物信息学研讨会(The 7th International Bioinformatics Workshop)的时候,有幸与苏州大学的一位艺术学家进行了交流,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交谈,却受益匪浅。
那天早晨,吃早餐(自助餐)选饭菜的时候,听见一位先生和一位同学在谈论生物学的问题。为了听听他们的讨论,我端着饭菜坐在了他们的旁边。奇怪的是,那位先生一直问一些“幼稚而且简单”的问题,看样子他不是学生物的。后来,当他问道“线粒体是什么东西”时,那位同学顿住了,估计是在想该怎么向他解释这么复杂的一个细胞器;此时,我借机插了一句“细胞中的线粒体就相当于人体中的心脏”。也许是我的类比过于“贴切”了,那位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怎么想到(这个类比)的?”这一句不经意的“插足”,使那位先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我的身上。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他是苏州大学的一位艺术学家。接下来,这位艺术学家的“矛头”便指向了我;问了我好多问题,其中最主要也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两个:
Continue reading
漫步苏州古城 畅谈国际龙星——简记2009年龙星计划苏州之行
2009-6-13至2009-6-21的苏州之行结束了;虽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但也有不少收获。简要记录一下,与同行们分享。
前五天(14-18)以龙星计划的“生物信息学”课程为主,由来自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的梁杰教授主讲。可能是粱老师自己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为主,整个课程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蛋白质结构的内容;至于生物信息学中其他的内容,除了序列比对占据剩余的时间外,其他如数据库、进化分析等基本上未提及。而且,原本计划五天的课程,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全部讲授完了。总体来说,课程内容广而不深、泛而不精,收获不是很大。当然,也不是没有收获——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好好享受了一下苏州古城的秀丽、幽雅,欣赏了一番相映生辉的美女与美景;可惜天气比较闷热,有点扫兴。
后三天(19-21)以第七届国际生物信息学研讨会(The 7th International Bioinformatics Workshop)为主,会议邀请到了国内外著名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专家,包括郝柏林(院士)、陈润生(院士)、龙漫远、徐鹰、刘小乐、王伟、李程、李蔚、于军、李亦学、梁杰、张阳、韩敬东、蒋华良、沈百荣等人。由于会议安排过于紧凑、会场太小,再加上空调太小、天气闷热,整个会议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过在报告过程中,时不时地会看到有思想火花在闪烁,而且气氛相当活跃,特别是第一天晚上的座谈会,更是异常得“火爆”。总体看来,这次会议还是比较成功的。
会议中每个人的报告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不过,某些演讲者的讲话却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下面便以演讲者为单位分享一下这些科研大家睿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