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七言定式“仄仄平平平仄仄”改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或五言定式“平平平仄仄”改成“平平仄平仄”。此种句式,称之为“单拗”或“特拗”。与其谓之拗,毋宁称做另一种“定式”更为恰当,如“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唯应注意者,此种句式之顶节第一字,应避免用仄声字为原则,盖一用仄声字,则又形成头节亦犯孤平之病,然亦非绝对。如:“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等等,唯初学仍以尽量避免为 宜。
二、将七言定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改成“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或五言定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改成“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即将七言出句之第六字,或五言出句之第四字,易平为仄。而以七言对句之第五字,或五言对句之第三字,易仄为平以救之。此类句式多数用于首联,间有用于其他二、三、四联者,唯机率较少。盖唐人于诗之起句,皆给予较大之发挥空间,不甚注重格律也。如:“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出句“此”字该平而仄,而以对句“空”字该仄而平救之。
(林正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