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关于《学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的对话

一、作者应是近人或今人

青青:网上搜到《学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如上),不知何人所作,特请教。
帅爷:估计是近人或今人。理由有二,一是口诀称《佩文诗韵》为古韵,应不是古人的称呼,古人当称为今韵,古人称古韵的,当是隋以前语音。而《佩文诗韵》是在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到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期间编辑成书的,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的规定,和宋代的《礼部韵略》的作用差不多。换言之,在清代,也称《佩文诗韵》为今韵的,虽然它属平水系统。
二是有“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的说法,这显然是修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未妥,古人亦有说法,然影响不大,近人王力先生作了批判后,方广为人知。且以王力的博学,尚没提有“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的说法,故知作者当在王力的批判之后。

青青: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是。比如口诀云“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四种句式似就是王力的归纳。尤其是拗救,基本就是王力的线路。
帅爷:当然,这都是猜测,具体是谁还有待知情者告之。

二、口诀对初学者相当有用

青青:您觉得学习这口诀有用吗?
帅爷:口诀者,方便记诵也,并非秘籍,学了就懂律诗的“十全武功”。然对于初学者相当有效。余年幼时得《草书歌》,亦是口诀一种,上手很快,不一年草书大约能看明白。《学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当具同样作用。当然,这类口诀也有毛病,不宜对会家说,因为它不过是规范,让初学者懂规矩,然而“先规矩而后巧”,乃百艺规律。人家“巧”去了,你还跟人家说“规矩”,那是幼稚。比如说,其云:“佩文古韵为依据”,就不可以拿去规范人家,比如人家用《切韵》、《广韵》,又有何不可,换言之,清以前人又向哪里去找《佩文诗韵》。唐宋人可离开《佩文诗韵》,今人当然也可离开。况且,当今使用者,乃普通话也,故用新韵,毫无疑问地是方向。然“规矩”以后,当自择流向而变,不可自作茧。

三、初学者用《佩文诗韵》适当

青青:那么,初学者用更古的韵书学习,不可以吗?
帅爷:口诀所云:“佩文古韵为依据”,是适合初学者的。因为《佩文诗韵》在新韵和更多的古韵书当中,位置适中,不很古,较通今。即初学者以《佩文诗韵》为本写诗,一不至于与现代口音距离太远,今人也基本能明白。二可体会一下唐宋乃至更古的韵律,消除一些阅读的障碍。三可了解一下语音流变,增长一些语言学、音韵学知识,功效自大。初学者如果用新韵写作,那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后两个功用就没有了。尤其是二,即阅读古人的诗,会存在音韵上的障碍,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要命的。写旧体(近体)诗而不读或者读不通古人的诗歌,问题就会有的,会影响进步。
而用更古的韵书为本,那会影响别人阅读,甚至会产生误会。比如在古音中,“庚、庆、令”等读“冈、羌、连”。你将“庚”音的字用到《佩文诗韵》的“阳”韵或新韵的“唐”韵中,别人读着一定不舒服,甚至以为你出韵了。你自己读也不好受,若你将“庚”字读成“冈”,人家以为你读白字,是个文盲哩。用《佩文诗韵》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少得多,偶尔出现,作个解释也可以,但用更古的韵,你可能要通篇解释。也许你的诗本来很有诗意的,这么一解释,诗意全无,成了古人说的“隔”了。
所以,口诀如此规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四、怎样理解“一韵到底应平声”?

青青:口诀的“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四句,前三句讲的都是最基本的,即句内要平仄相间,句间是对句对、出句粘,很清楚。但“一韵到底应平声”,窃以为没有道理。道理很简单,因为唐人也有下仄韵的,现代学者谢无量、王力均有举例。比如高适的《九月九日酬颜少府》、韩偓的《闲步》(以上七律仄韵式)、孟浩然的《江上别流人》、刘长卿的《秋云岭》、灵一的《西霞山夜坐》(以上五律仄韵式)等等。
帅爷:你说得不错,唐人也有下仄韵的。不过因为科举考试不用仄韵,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不下仄韵的,可能是怕用习惯了,考试就会砸。这个问题我们这样看,如果从继承传统、发展律诗的创作来看,是应该允许下仄韵的。理由很简单,既然唐人写,就是传统,我们不应该随便丢弃了。这是一。其二,曾有种理论,说平音长,放末尾韵脚,是为平衡前面的两字音节。这是靠不住的。客观情况是,平不一定比仄长,如上声就不短,有个高低起落,理论上比平还长。加之,词即使字数如律诗般工整的,如生查子、醉公子等,用的仄韵,又有何不可,若不可,这词牌早消灭了。其三,从发展律诗的创作来看,我们不应该将路子越走越窄,理论上是应该越走越宽的,所以,保持律诗形式的多样性是我们的职责。也就是说,从大面上,我们不仅不应该禁止用仄韵,而且要鼓励用仄韵。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还是不要一下子就主张他们用仄韵,这道理和“先规矩而后巧”是一样的。其实口诀说的也很技巧,“一韵到底应平声”,是用了个“应”字而不用“须”字,言下之意,用仄韵也不是不可以的,不过你最好用平韵。如果写熟练了,律诗不仅可以用仄韵,换韵也是可以的,唐宋诗人就有换韵的。

五、拗救所依据的是对照、平衡规律

青青:我的理解,在网络时代,口诀中从“基本句式仅四种”到“平平仄仄仄平平”是不用再记的,因为七言律也好五言律也好,网上都有平仄“谱”,且有检查系统。
帅爷:是这样的,大家对照着写就可以了。但网络不能解决拗救问题,而这个口诀,重心也放在拗救上。

青青:我一直感到奇怪,拗救是怎样来的,所依据的是什么?
帅爷:粗的说来,拗救是诗人写诗在历史上的约定俗成,多人这样拗了,又这样救了,大家觉得也悦耳中听,就成拗救的规矩了。绝大多数拗救方法,在以前的应试排律里也允许应用,这就成了王力所说的“法律上的‘但书’”了。往细里分析,拗救也是遵循着诗的对照、平衡规律进行的,是对照、平衡规律的具体运用。
诗歌语言依循对照、平衡规律,是语言学研究、尤其是结构诗学研究得出的结论。结构诗学上接发生认识论,是语言结构学的派生,下接精神医学实验,把握了大量临床证据。其在形式上提出的语言联想轴上原理施加比邻轴,并由此得出的对照、平行规律,于我国古典诗律、尤其是近体格律(平仄、对粘等等),可说是天衣无缝,于其拗救也无有不合。结构诗学中的对照、平行规律,强调诗歌语言各功能同中有异,异中求同。拗救的“但书”,就是要求我们在遵循普通格律的“法律”时寻求别开生面,而“但书”虽然与普通格律的形式相异,却又有着共同的规律。
而从具体的律诗创作实践来说,拗救不仅可以解决固定名词与普通格律不合的问题,如杜甫“远在剑南思洛阳”句,“剑南”为固定名词,不可改,“剑”是拗了,但可用“思”救——固定名词的平仄问题就有可解决的途径了。而且,还可以解决许多对仗上的问题。比如王力如是说:用平水,数字中只有“三”、“千”是平,其余都是仄,不便于对仗,但因为有了拗救,就可以解决了。如“田园一蚊蝶,书卷百牛腰”,“马蹄践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等等。

六、小拗可不救、大拗定要救

青青:口诀中从“格律虽严可拗救”到“五六互换三应平”,都是讲拗救,占了近半篇幅,而其中又重点讲特殊的拗救,即王力诗律学中说的“平仄的特殊形式”。怎样理解?
帅爷:拗救可分为普通和特殊的两种,这是以往讲律诗创作的人的说法。这个口诀用了一种新的说法——“小拗”和“大拗”的救,说法虽不同,概念却是一样的。小拗指的是在一三五位的拗,多数是可以不救的,但遇到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平作仄时,就一定要救(不然就犯孤平了),即口诀中云的“三拗五救很轻松”。虽要救,但“很轻松”,说到位了,也无需赘言。大拗是指在二、四、六位的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指在七言的第六字(五言的第四字)的拗(因为二、四位是规定必不能拗的,所以也无所谓救),是一定要救的,而且,往往救得有点难度,不那么轻松。口诀是从解决难点出发,着重讲“大拗”的救,也即特殊的拗救,所以它有这样的篇幅比重。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个口诀是以七律为例的,但不仅可以适合五律,也适合绝句。如写五律时,“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可改作“本句自救仄平脚,一拗三救很轻松”。又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可改作“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
“小拗五字可不救”(“小拗三字可不救”)这句话要注意,若平作了仄,一般还是要救的,即出现了末三字仄平仄了。通常的救的办法是对句的五字(三字)救。如王维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用“红”字救“绿”字。又如李白的“地取帝王宅,山为龙虎盘”,用“龙”字救“帝”字。但这个小拗与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平作仄时的拗不同,不是一定要救,而是一般要救。

青青:这么说来,口诀也还是有不大准确或者说不大详的地方的。
帅爷:当然。

七、大拗之救与心灵自由

青青:按王力的说法,特殊的拗救就两种,也即口诀中的“五六互换三应平”和“大拗六仄下五平”。这样的理解对不对?
帅爷:对的。“五六互换三应平”这一特殊的拗救,是古人应试作排律也可以用的,应可看作是“铁律”。也就是说,当末三字本应是平仄仄,但写作仄平仄也是可以的,当然,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本应是平的第三字不能变为仄,即不可以不论。如王维的“山压中天半天上”句,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即这里的“半”字本应平,“天”字本应仄,但互换了,是允许的,但第三字必须平,这里的“中”字就是平。举个五言的例,如常建的“乡园碧云外”句,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的,即这里的“碧”字本应平,“云”字本应仄,但互换了,是允许的,但第一字必须平,这里的“乡”字就是平。

青青:这一特殊的拗救相对来说,也容易理解容易记,“大拗六仄下五平”这一特殊的拗救,就不好理解了。办法是容易明白的,五言如许裳的“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以对句的“声”救出句的“易”。七言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以对句的“烟”救出句的“十”。但不易理解,出句已经是“孤平”了。
帅爷:“大拗六仄下五平”这一特殊的拗救,与“五六互换三应平”不同,一是至今未见古人在应试作排律时用的。换言之,是诗人们的约定俗成,并未经官方肯定。二是在实际应用中,是很宽松的。王力就说,一般情况下,这个“大拗六仄下五平”表现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或“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的形式,但出句的“一三五”、对句的“一三”(七言。五言同理)仍可不论,所以,就成了“中平中仄中仄仄,中仄中平平仄平”或“中仄中仄仄,中平平仄平”的形式。也就是说,若五言,会出现出句全仄,对句孤仄的情况。

青青:那就不仅仅是“孤平”了。
帅爷: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古人写诗的路子并不是今人理解的那么狭窄,他们也尽可能保留自己心灵的自由,不必多受韵律的约束,以把诗写得更有意境。当然,我们这样说,是到“巧”的地步了,初学者还是要牢记:先规矩而后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口诀还是很好的入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