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符合平仄的格律。
【如曰:死法活人!】
-
平头
-
上尾
-
蜂腰
-
鹤膝
-
大韵
-
小韵
-
正纽
-
旁纽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
~ ~ ~ ~ |,
~ ~ ~ ~ —。
上句的一字和下句的一字同声,或者上句的二字与下句的二字同声。
实例: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解析:“今”与“欢”同声,“日”与“乐”同声。
“或名云崩病”。“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
~ ~ ~ ~ ~,
~ ~ ~ ~ ~。
上句的末字与下句的末字同声(押韵除外)。
实例: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解析:“楼”、“齐”同为平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
~ ~ ~ ~ |,
~ ~ ~ ~ —。
上句的末字仄声与二字同声,下句的末字平声与二字同声。二字与五字同声则两头大、中心小,似蜂腰之形。
实例:远与君别久。
解析:“与”、“久”同为上声。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也。”
~ ~ ~ ~ |,~ ~ ~ ~ —。
~ ~ ~ ~ |,~ ~ ~ ~ —。
两个上句的末字仄声同声;两头细,中心粗,似鹤膝之形。
实例: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截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解析:“素”、“扇”同为去声。
“或名触地病”。“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邻’‘身’‘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
~ ~ ~ ~ |,
~ ~ ~ ~ —。
上句首字与下句末字同韵。
实例: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解析:“胡”、“垆”同韵。
“或名伤音病”。“小韵诗者,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名为小韵病也。”
~ ~ ~ ~ |,
~ ~ ~ ~ —。
上句四字与下句一字同韵。
实例: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解析:“明”、“清”同韵。
“亦名小纽,或名爽切病。”“正纽者,五言诗‘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入’等字。如此之类,名为犯正纽之病也。”
上下两句之中,若有一平声之东字则不得再用上声之董字及去声之冻字。因东、董、冻三字为一纽也。
实例:我本汉家片,来嫁单于庭。
解析:“家”在平声六麻,“嫁”在去声二十二祃,同为一纽之韵。
“亦名大纽,或名爽切病。”“傍纽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有‘月’字,更不得安‘鱼’‘元’‘阮’‘愿’等之字。此即双声,双声即犯傍纽。”
~ ~ ~ ~ |,
~ ~ ~ ~ —。
上句首字已用平声东韵之字,下句首字不得再用上声董韵或去声送韵之字;或上句已用董韵、送韵之字,则下句不得再用东韵之字。
实例: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
解析:“丈”在上声二十一养,“梁”字在平声七阳。“梁”“长”同韵,而“长”与“丈”即为一纽之类。